岭南刘国玉
2019年元旦。天大寒。
韶关市翁源县,翁山诗书画院。
来自美国耶鲁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北京故宫、清华大学、上海交大、上海音乐学院、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北京画院、台北师范大学、广东省博物馆等地的艺术名家、著名学者,和岭南地区艺术界、文化界以及其他界别的贤达,共500多人,齐聚此地。
如此规模的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对于翁源来说,可谓史无前例。
他们为何而来?
是日,“十年磨一剑:翁山诗书画院十周年”系列活动,在这里,正式拉开帷幕。
一名大约七八十岁的老者,身材魁梧,方脸高额,文雅而英武,快步走上巨大的LED屏前,开始致辞。其间,数度泣不成声。
全场肃穆。这段“翁山诗书画院十周年总结”,不时引来热烈掌声。
他是谁?
他创办的翁山诗书画院,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山大学教授陈永正先生目为:国魂所系。
著名艺术家张 仃 先生看完他的焦墨山水画,大表赞赏,以为乃一代焦墨大家。
耶鲁大学苏炜先生在媒体上看到他的焦墨山水画后,意不能平,疾笔抒怀,边写边哭;后来他读到苏炜的相关文字,边看边哭。
苏炜这样评价他的山水画:煮过的灵魂,煎过的河山。
著名诗人李经纶如是评价他:具光明俊伟的文化人格魅力。
新华社记者孙丽萍评价道:他的焦墨山水铺陈于展室之中,气象浑穆、笔力雄奇,在黑白之间形成极致对照,令观者如若登临古人之山水,精神为之震撼激昂。
有媒体人如是评价:他是岭南画坛的振拔者,他是中国画坛问题的提出者。
广州美院原院长郭绍纲给翁山诗书画院题匾额:龙经韶音。
他叫刘国玉,翁山诗书画院创办人。
2019,翁山诗书画院创办十周年。十年光辉历程。十年峥嵘岁月。
2003年,书画家刘国玉决定在他生活和创作的地方——韶关翁源县,创办一所诗书画院。
这一年,刘国玉63岁。
他的这一决定,几乎遭到所有人的反对。
一是没钱。刘国玉只是一个隐居粤北的穷画家,所居逼仄,自嘲曰“井观居”。而肇建一个画院,起码得花个几百万。钱从何而来?而且,日常的运维经费,从何而来?
二来没人。刘国玉办的不是公司,他没有运营团队……
三是看不到未来。翁源,只是粤北一个偏远的贫困县,山长水远,谁来看展?如何发展?大家看不到前景。
但刘国玉看得到。
外人眼中的“偏远的贫困县”,在刘国玉眼里,却是人文渊薮、文化名区。“离翁山诗书画院约5公里处,有唐代大诗人 邵谒 当年读书的遗址;明末清初一代大儒屈大均,来了这里后,爱得不得了,改字‘翁山’;南华寺在旁,张九龄出自附近的曲江……”在他看来,这才是最好的地方。
邵谒 读书处
他决定了的事情,没有人可以改变。
他不仅要干,而且要干得漂亮。
比如,翁山诗书画院的设计,就和一般的画院拉开了十几条街的距离。
因为,他居然请来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博士罗德 胤 和刘铭传,为他设计翁山诗书画院。
罗德 胤 和刘铭传拿出了最好的方案。
翁山诗书画院设计方案(局部)
2019年元旦,清华大学罗德 胤 也来到了“翁山诗书画院十周年”系列活动开幕现场。他在致辞的时候,感慨万千,认为翁山诗书画院,是他非常得意的作品。
清华大学罗德胤在翁山诗书画院十周年系列活动开幕式上致辞
2004年冬,翁山诗书画院破土动工。4年后,翁山诗书画院落成。
翁山诗书画院总建筑面积9000多平方米,是岭南地区最大的由艺术家自筹资金建立的纯公益性艺术机构之一。
更重要的是:这是广东地区最活跃的由艺术家自筹资金建立的纯公益性艺术机构之一。
刘国玉为此,倾尽了所有、所有。
人们发现,这座诗书画院,并没有冠以“刘国玉”个人的名字。偌大一座书画院,并非“刘国玉诗书画院”,而是“翁山诗书画院”。
大家为之一惊。